天津的“面孔” (一)
旅行,是一种心态的调整,会让你看到更精彩的世界
陈大刚
天津是从海河中水淋淋生长出来的。
天津民俗文化古街入口处,是一个水码头,这就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。元末明初,江南的货物通过大运河运达元大都,先要在这里卸下,再由陆上转运北京。同样,北方的物产要运到江南,也要从这里下水。一来二去,码头就成了商品交换和南北贸易的闹市。
公元1399年夏天,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起兵,赴南京夺位,兵马就是在天津码头上船,几个月后如愿以偿。但朱棣舍不得北方,就把明代都城从南京搬到北京。北京建都需要的物资,供应京城的粮食,凡从南方运河来,都要经过天津。地理位置如此重要,自然要派兵在海河边屯驻,一是保证物资安全转运,二是能拱卫京师。这就是天津卫的由来。
有兵屯驻,就要建城池。于是,在华北大地上,一座新城就诞生了。有了城市,就像一个婴儿来到人间,自然应该有一个名字。天津的得名,有人说来自屈原《离骚》“朝发轫于天津兮”的豪迈诗句——这个当然很有诗意。但个人更认同集历史真实与传奇于一身的取名:朱棣应该是为了要纪念自己的“发迹史”而钦传谕旨:“筑城浚池,赐名天津”,意为“天子津渡”。明朝文人李东阳的《重建三官庙碑记》就说“天津象征天子车马所渡之地”。
但让朱棣无法想到的是,几百年后把天津的门面撑起来的,居然是洋人在海河边上修的房子。
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,英法联军占领天津。被大文豪雨果怒斥的这两个“西方强盗”,实在不讲道义,把咸丰帝撵出了北京,洗劫并烧毁了圆明园、清漪园、静明园、静宜园、畅春园还不过瘾,又强要天津做租界。这就是海河边最早出现的洋房。
1900年,八国联军合伙攻打占了天津。八个国家都要在天津建兵营、建租界、建别墅、建洋行、建海关。早就被洋人打得没了脾气的慈禧太后,只有乖乖听从。不过,这些洋人的眼睛也怪,就认定要海河边的土地,自然就建了——天津五大院和五大道最初的洋房就是这样来的。
-
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将落地北京石景山 2025-03-03
-
深夜奇葩吃播成流量密码,谁在推波助澜? 2025-01-12
-
“先享后付”套路多!稀里糊涂钱就没了 2025-01-12
-
北京市属公园将治理商拍扰序,哪些行为算扰序 2025-01-12
-
龙泉驿发布事故通报,项目负责人停职,2人被控制 2025-01-12
-
跨越监管红线的消费陷阱!“先享后付”套路再现 2025-01-12
-
合肥通报非法代孕调查:5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5-01-12
-
“多巴胺”树衣“火出圈” 2025-01-12
-
1.9元课程变万元学习班 网络知识付费“套路”深 2025-01-12
-
一盘家常菜竟致肾功能损伤?建议焯水后再吃 2025-01-12